互聯網 俠名 汽車改裝技術 2014-01-15
對于我這樣一個熱愛駕駛但又囊中羞澀的車迷來說,給發動機“增壓”就像是興奮劑一樣,隨時能讓我熱血翻涌。想想一臺四缸的小排量汽車在增壓器的慫恿下立即可以和6缸的大馬力車型一決雌雄,無論如何都是件令人亢奮的事。所以下面我們要說的就是改裝車中最常見的發動機增壓器。 發動機增壓的起源 發動機增壓器最早應用于航空業,它可以在不增加引擎排氣量的前提下,通過引擎自身的力量來驅動一個增壓器,將更高密度的空氣送入汽缸內,從而大幅提升引擎的輸出功率,這項技術的發明使得發動機能夠盡可能地輕量化,同時又保持了相對較低的燃油消耗。隨著增壓技術的不斷成熟,現在已經發展出機械、渦輪、復合式、慣性增壓等多種增壓器,不過比較常見的還是機械增壓器與渦輪增壓器。
機械增壓器 其實最早的增壓器基本上都是機械增壓,所以在剛發明時都被稱為Supercharge(超級增壓器),后來渦輪增壓器問世了,為了區分兩者,大家就開始管渦輪增壓器叫Turbo。機械增壓的驅動力來自引擎本身,一般都是由曲軸的運轉來驅動一個增壓器,從而達到增壓的目的。不過由于構造復雜,所以很少有人自己改裝機械增壓。 機械增壓的最大優點是加速時沒有時滯。它在很低轉速時也可獲得增壓力。因為增壓器的啟動與曲軸的轉速同步,所以動力的輸出更線性,不會有渦輪增壓車型常見的突兀感。機械增壓引擎的動力反應會隨著轉速的提高隨之增強,因此機械增壓引擎的操作感覺與自然進氣引擎的更為近似。但缺點是在高速后,機械增壓由于是靠引擎曲軸來驅動,所以反而會損失一部分動力。不過,現在一些廠家又發明了雙增壓器,低速用機械增壓,高速后用Turbo,這樣就更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渦輪增壓器 國內的消費者接觸渦輪增壓的車型要更多一些,像寶來、帕薩特配備的1.8T引擎都屬于渦輪增壓。而且渦輪增壓器的構造簡單,相對的改裝費用也更親民,所以贏得了不少改裝迷的青睞。 渦輪增壓器的工作原理很簡單,它是利用引擎運轉時所排出來的廢氣,來推動渦輪增壓器中的葉片,然后將吸入的大量空氣進行壓縮后再送進汽缸參加燃燒,這樣就能更好地提升燃燒效率和輸出功率。 雖然說起來容易,不過要自己動手改裝渦輪增壓還是要解決很多問題的,比如在渦輪增壓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能以及過度壓力,所以如何散熱和泄壓就變得尤為重要。時下比較實用的解決方案就是加大水箱并加裝中冷散熱器。此外,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內部要承受更大的壓力和熱量,因此,原廠的活塞和密封件都不能滿足這些苛刻的運轉工況,最好也要一起更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