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配110網 俠名 汽修知識 2008-5-15
【正文】 汶川地震,大半個中國都有震感,甚至波及部分鄰國。如果地震時,您恰巧在開車,這時該怎么辦呢? 車行路上:遇“擺”不慌車停路邊 5月12日地震來臨時,由于車身不斷擺動,很多正在駕車的車主都以為輪胎出現了問題,后來才醒悟到是地震造成的。 “如果擺動再強烈一些,我就要棄車而逃了。”地震時正在開車的許先生心有余悸地告訴記者。那么,棄車而逃算不算一個避震的好辦法?記者咨詢了有著近20年駕駛經驗的孫安師傅。 孫師傅告訴記者,如果在駕車時車身擺動比較明顯,車主千萬不要由于驚慌而棄車,因為驚慌棄車時很可能被后面駛來的車輛撞傷,另外在車內也可以有效避免被高空落下的物體砸傷。如果車輛正行駛在周圍無高樓或者有空曠地可以躲避的地方,車主應沉著應變,將車速緩慢降下來,打示意燈靠路邊停車,并打開汽車的雙閃,提醒后方來車,等到地震結束后再繼續行車。如果車速過快、車身晃動時,駕駛者一定要保持鎮靜,雙手握緊方向盤,控制好方向,同時輕踩剎車,切不可急制動,否則由于四輪制動力分配不均勻會導致翻車。 如果暫時停車,尋找進一步避難位置時,不要鎖車,不要將車鑰匙帶走,以方便關鍵時刻能將車輛移開。 停車場內:選擇兩車之間躲避 如果地震時正好行駛在高樓林立的路段,或者處在被高樓包圍的停車場內,沒有空曠地暫時躲避該怎么辦? 汽車兵出身的劉桓告訴記者,在部隊進行駕駛培訓時教官曾指出,如果遇到上述情況,正在開車的車主應當在停車后,選擇在兩車之間的位置蹲下躲避,不要超過車身的高度,并且注意保護好自己的頭部。此時,周圍的建筑物上如果有雜物落下,首先會擊中汽車,兩車之間相對安全一些。劉桓還提醒說,盡量不要將車輛停靠在圍墻、電線桿旁邊,即使在地震過后也不要在這些物體前停留,因為地震造成的破壞有延續性,一旦這些物體倒塌,愛車就成了被殃及的池魚。另外,震后駕車,千萬不要由于驚慌趕路而快速行車,一定要注意觀察路面情況,留心路面是否有裂縫、鼓包和下陷,以便及時避讓,減小事故的發生率。 橋梁涵洞:快速離開莫要遲疑 橋梁和涵洞在大地震時很容易發生斷裂和塌方的情況,因此地震來臨時,如果正巧駕車行駛在高架橋或者隧道涵洞內,車主應當迅速離開這些路段,停車于橋上或躲避于橋下均是十分危險的。 另外,孫師傅還提醒喜歡穿高跟鞋駕車的女士,平時最好在車內備上一雙平底鞋或者慢跑鞋,穿高跟鞋開車本身就增加了駕車的危險性,而一旦遇到地震需要逃生時,高跟鞋就會成為障礙。 車內避震防盜為主 受余震將不時發生消息的困擾,很多有車一族在車內過夜。那么,選擇“以車為家”的避震方式應該注意些什么問題呢? 不要扎堆湊熱鬧 大家都知道地震時要選擇空曠地點避震,因此,街心花園、廣場等成了人們晚上避震的聚集地。而很多車主也出于“空曠地安全”的考慮,將車輛停放在這些空曠的公共地點避震。“其實,將車輛停放在人群聚集的地方過夜并不可取。”民警馬警官解釋說,“車停放在人多的地點,一旦發生地震,人群就會變得躁動不安,這時如果車主啟動汽車,很有可能發生連環碰撞事故。因此,車主最好選擇人群不是特別集中的空曠地點避震。” 另外,馬警官還建議,由于很多人選擇在外過夜,晚上路上的行人會比平時多出很多。車主在駕車時要特別注意這些路人,盡量不要靠近慢車道行駛,并合理使用燈光、喇叭等警示工具。 避免長時間開空調 最近氣溫較高,一些在車內避震的車主為了涼爽密閉車窗長時間開啟空調,這種做法很不利于健康。 東風日產誠信專營店技術主管田波告訴記者,如果車主長時間停留在密閉的空調車里,不僅易誘發風濕病、關節炎等疾病,而且由于吸入汽車空調內部附著的細菌和可吸入的顆粒物,也會引發各種疾病。 此外,大開車窗睡覺的方法也不可取。馬警官表示,大開車窗在車內過夜,將為不法之徒盜取財物提供“方便”之門。因此,在車內避震,防盜很重要。馬警官建議,晚上在車內睡覺時,車主可將車窗部分打開,以從車外不能將手臂完全伸入車內為標準,這樣既可以有效避免財物被盜,又不會導致車內過于悶熱。 遇到雷電收起天線 在車內避震的車主,為了解地震的最新消息,會打開車載收音機收聽。田波提醒在車內收聽廣播的車主,如果天氣突變、電閃雷鳴,車主一定要盡快關緊車窗并且收起收音機天線。因為此時如果車身不幸被閃電擊中,電流會經車身表面傳到地面,車主在汽車內部便會安然無恙,否則后果便不堪設想。 此外,建議車主最好在車內備上適量的水和食物,以備不時之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