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配110網 俠名 汽修知識
不久前,武漢市出臺了相關限制政策,加速了武漢電動車市場的大洗牌。短短幾個月間,眾多小品牌、雜牌電動車無法立足,紛紛退出市場,留下了一大批售后無人管的“孤兒電動車”。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在南京市場,同樣存在著這樣的問題,大量維修無門的電動車困擾了眾多消費者。 “孤兒電動車”將何去何從?本刊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 低質低價橫行 數萬輛電動車成“孤兒” “小廠家最常用的一招就是全面降低電動車的配置。”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一招最能降低成本,拉低售價,但損害的是消費者的權益。”該人士告訴記者,電動車的生產技術含量確實很低,基本上就是對機電材料、塑件、控制器進行組裝,有一定機電知識的工人都能操作,較低的門檻讓大家都想分一杯羹。對這類工廠,捷安特(中國)有限公司南京總代總經理賴紅強稱之為“‘螺絲刀’工廠”,意即靠幾把螺絲刀進行組裝就能生產出電動車的工廠。“這樣的作坊式生產,模具都是抄襲而來,談不上研發設計,售后保障更是無從談起了。 正因如此,這些小廠、雜牌廠給消費者留下了大量的維修難題。記者在城東一家電動車配件市場上發現,同樣一種配件,好的和差的價格相差30%以上。以充電器為例,某品牌的36v充電器共有4種,但價格卻有三個檔次:30元、27元、22元,最多相差8元,降低成本的空間就在這里。用低質的配件生產出來的電動車,質量肯定沒法和名牌電動車相比。 在城東一家大型電動車市場,一些商鋪已經關門走人,很多前來維修保養電動車的市民吃了一個閉門羹。某品牌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這個車如果撤了就沒有售后了,只有私人掏錢到外面修。” 據南京市電動車行業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最近5年來,已有20多個品牌陸續退出了南京市場,大多是市場銷售不佳的二線品牌。保守估計,現在,南京市場已有幾萬輛“孤兒”電動車,他們的售后服務普遍遭遇難題。“如果說二線品牌是因經營不善的話,另有一些雜牌廠商就更讓人頭疼了。” 全行業面臨洗牌 購買電動車須謹慎 據業內人士介紹,按國家相關規定,廠家在停產后的5年內,依然要保證供應“三包”所規定的零配件,并委托其他維修商進行修理。但是,眼下的情況是,一些小品牌電動車廠家和經銷商人間蒸發,這些車都面臨維修無著的窘境。 據記者了解,1998年,我國的電動自行車行業正式起步,當時的年產量只有5.4萬輛,而2004年,我國的電動自行車產量達到675.71萬輛,目前全國的電動車保有量達到1500萬輛以上。就在電動車市場急劇膨脹的同時,很多企業看中了其中的利潤空間,于是一窩蜂地投資興辦電動車廠。在市場競爭中,小企業由于資金實力弱,紛紛落馬倒閉,于是就造成了眾多“電動車孤兒”的出現。 “電動車行業進入洗牌時代是導致很多小牌、雜牌電動車生產廠家被淘汰的根本原因。”賴紅強分析認為,“現在的電動車行業,就像上世紀80年代的家電行業一樣面臨洗牌。電動車行業必然逐步走向理性,小企業被淘汰,大企業越來越強是一種趨勢。” 南京綠源電動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慶生表示,在市場占據主流的品牌電動車是經過市場考驗的,有足夠的抗風險能力,因此,在購買電動車的時候一定要謹慎,盡量選擇信譽度高的品牌,保證自己的車能享受到良好的售后服務,以防因品牌退出市場后成為“孤兒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