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俠名 汽車保養維修
一塊高爾夫轎車的倒車后視鏡片,其成本滿打滿算50元到頭了。而記者不久前采訪發現,在有的一汽-大眾4S店那里,這種“原廠”的鏡片卻一直賣著將近400元的高價。經過調查得知,這種號稱進口的鏡片,與所謂國產貨的價格相差有300元之多。最為關鍵的一點是,配給高爾夫轎車的這種鏡片,與主機廠配給寶來和捷達轎車的鏡片,在外觀上完全看不出差別,而價格卻翻了4倍還多。“小”配件賺取“大”價錢 今年6月份,北京消費者王小姐的高爾夫轎車被行人剮壞了左觀后鏡鏡片。發現后,她將車開到她一直信賴的固定車輛養護處——位于南三環的一汽-大眾亞之杰伯樂4S店,打算更換鏡片,同時也想做一次例行的常規保養。但是,隨后的經歷卻讓她怎么想也想不明白。 王小姐告訴記者,當時她說明情況后,店里的維修人員告訴她,更換鏡片的費用需要480元,其中100元是工時費。王小姐對汽車零件方面的情況并不是很了解,但直覺和經驗告訴她這個價格似乎有些“太貴了”。 “我只是換一塊觀后鏡的鏡片,又不是換整體,怎么會這么貴呢?”雖然王小姐提出了質疑,但亞之杰方面很明確地表示價格是“店里規定的”,不能更改。而在之后王小姐幾次咨詢是否有“便宜一點”可替代的鏡片,亞之杰工作人員的回答是很果斷的否定。 由于更換鏡片價格高得讓她懷疑,而亞之杰又不能代走其所上的太平洋車險,出于無奈,王小姐當時便決定去一汽-大眾其他4S店詢問一下情況。結果,一汽-大眾其他4S店的報價果然印證了她的懷疑。“現在我車上這塊倒后鏡片是在一汽-大眾慶洋店安裝的,幾種可用鏡片里我選了最好的,售價才92元。”王小姐稱。 更換鏡片前后王小姐咨詢了幾家一汽-大眾的4S店,鏡片的報價基本與慶洋差不多。“亞之杰的報價到底有什么依據?品牌好,稍微貴一點無可厚非,但漫天要價可就不對了,反正我以后是不敢去了。”王小姐這樣對記者說。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大多數一汽-大眾4S店都有兩種鏡片可以提供給客戶:一種是進口的,是亞之杰僅能提供給王小姐的那種“原廠配件”,售價較高,370元左右;另一種是國產的,也就是亞之杰所稱的“不能與高爾夫通用的寶來鏡片”,售價較低,幾十元。 調查中記者發現,由于高爾夫進口鏡片價格高,所以很多家4S店從客戶方面考慮,干脆就直接為客戶推薦并提供國產鏡片,因為“這兩種鏡片基本一模一樣,完全可以通用,沒有必要也沒有幾個人愿意多花幾百塊就為了買塊鏡片。”某4S店維修人員這樣對記者說。 4S店售后服務藏玄機 就經銷商維修時所提供的零配件問題,記者咨詢了一些業內人士。某經銷商市場部的工作人員私下與記者聊到,如果說哪家經銷商出現類似于此次亞之杰的情況,其中一種可能是“這些零配件是在較早以前進到店里的,當時進貨價格比較貴,但一直沒用完。所以當降價后,雖然其他經銷商已經可以為客戶提供價格更為低廉的這種零件,但仍有該零件庫存的店也只能按照以前的價格來進行維修,才能保證贏利而不賠本。” 另有一家一汽-大眾經銷店的銷售部經理王先生告訴記者,在經銷商里面其實也分兩種,一種是薄利多銷型,這樣可以拉到很多回頭客;再有一種便是走高端路線,門店品牌好、服務好,但價格相應也高,并不面對大多數消費群體。
隨著王小姐的四處打聽,她終于了解到,很多東西并不是品牌好服務好就能解釋的。王小姐告訴記者:“多家一汽-大眾4S店的維修人員告訴我,其實高爾夫和寶來的觀后鏡片是可以通用的,簡單點說,那壓根就是一模一樣的東西,而寶來鏡片的價格不到100元。隨后我又打電話給亞之杰,那邊轉而稱,寶來的鏡片他們也有,價格確實便宜,但卻一再堅持,那不能和高爾夫互換使用,因為零件號不同……”“商家這樣的表現只能讓我認為,他們在用所謂合理的手段來榨取消費者的錢。如果說一塊倒后鏡片就相差三四百元,那一天那么大的維修量,那么多的維修顧客,要多花掉多少沒有必要的冤枉錢?”王小姐質疑。 對于這種情況,一位代理一汽-大眾品牌的經理告訴記者,由于車市不景氣,經銷商基本都把銷售返點的利潤讓給消費者,有些甚至虧本銷售,“不過賣的總比買的精,銷售的虧空可以在零部件和維修保養上賺回來。”這位經銷商的話似乎很具有代表性。在記者采訪的眾多經銷商里,普遍表示賣車更看重的是長線的維修保養利潤,這也是為什么經銷商愿意頂著巨大的壓力大幅降價銷售的原因所在。此外,記者還致電一汽-大眾客戶服務中心咨詢,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遭遇此種情況的消費者需要把配件編號發給他們核實,如果核實后,亞之杰所強調的分別為高爾夫和寶來的“不能通用”的鏡片的確可以通用,就可以馬上投訴亞之杰。“別的4S店都能提供亞之杰所謂的‘寶來’那款90多元的鏡片,這樣還不能說明問題嗎?”面對記者的提問,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肯定地回答,只要客戶服務中心檢驗證明可以通用,就可以投訴。 汽修業亟待整頓規范 汽車不是一次性消費品,許多消費者都有“買得起車,養不起車”的感嘆,居高不下的養車費用中很重要的一筆就是維修保養費用。隨著汽車消費的逐漸家庭化,更需要質高價廉的售后服務。據悉,一輛車在使用年限里的維修費用將達到車價本身的1.2倍。也就是說,如果消費者花了10萬元買一輛車,那么在使用的15年里,需要花費12萬元用于這輛車的維修保養。 這個數字聽起來有些嚇人,但卻是千真萬確的。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整車頻頻降價,而配件和售后服務價格依然堅挺。很多廠商和4S店甚至將整車降價銷售的損失轉嫁到售后維修、零配件供應以及相應的服務上。 “你不要以為只有‘路邊攤’才這樣,其實很多專業維修店更是宰你沒商量。”一位有多年汽車維修經驗的老師傅這樣告訴記者。政府顯然已經認識到了這個問題,為了整頓汽修業,改變消費者只能吃“啞巴虧”的現狀,交通部起草了《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并于今年8月1日起開始實施。 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協會會長康文仲認為,由于近些年汽車保有量的急劇增長,售后服務市場已經不容忽視。“剛剛起步,卻又發展迅速”是對維修保養市場的大體概括。這種情況,正是催生混亂的“搖籃”。 據康文仲介紹,今年,僅汽車用品行業的產值就將達到420億元,維修行業產值更是高達400億元。到2010年,中國汽車售后市場將達到1900億元的巨額規模。這么大的市場,卻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路邊攤、專業維修店、4S店和連鎖店。而4S店和連鎖店暴利性的收費往往將很多消費者拒之門外,這樣才給不規范的“路邊攤”有可乘之機。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隨著汽車產業的發展,中國將逐漸成為一個汽車大國,培育汽車銷售及服務市場,讓國內汽車營銷模式與世界接軌已經顯得刻不容緩。 ”康文仲這樣說。 鏈接一 主機廠:配件價格有規定 就以上問題,記者咨詢了一汽-大眾的有關部門,得到的答復是:大眾的配件有嚴格的定價規定,任何經銷商不得任意加價。這位人士介紹說:汽車配件的加價率非常嚴格,1000元以下的配件只允許加價10%,5000元以下的配件允許加價15%,而5000元以上的不太常用的配件允許加價18%。這位人士特別強調,如果發現1000元以下的常用配件超過加價幅度賣給消費者的,我們一經發現,將給予嚴格的經濟制裁。 鏈接二 消費者協會:欺騙行為將受懲罰 消費者協會對此的解釋是,如果發現擅自提高加價比例,掌握確鑿證據的,將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有關規定為消費者維權。 鏈接三 經銷商:為同行所不齒 同樣的問題,記者采訪了京城的其他幾家一汽-大眾品牌經銷商,他們在承諾自己絕不會發生欺詐消費者行為的前提下,對個別經銷商“一馬勺壞一鍋湯”的做法所不齒。“就維修服務而言,車主是我們的衣食父母,蒙蔽他們,無異于自斷生路。” 鏈接四 維修服務負責人:未予答復 截至記者發稿時止,一汽-大眾北京維修服務部負責人未就記者有關寶來與高爾夫鏡片能否通用的提問給出準確答復。(車吾愛) 上一頁 [1] [2] [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