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俠名 汽車改裝技術
汽車擋風玻璃上的環保黃綠標志,將陸續升級成電子版,不再需要一年一撕。昨天,記者從南京市政府獲悉,從3月1日起,南京機動車將可免費申領環保標志“電子卡”了。而這一電子卡未來還將附加其他功能,也就是未來南京機動車的“身份證”了。 3月1日啟用環保“電子卡” 南京的汽車在尾氣檢測合格后,車主都會領到環保標志,貼在汽車前窗的右上角。但是從3月1日起,這張環保紙就要被“電子卡”逐漸取代了。這就意味著,車主不用每年更換一張紙質環保標志。 據介紹,這種“電子黃綠標”和紙質標志相同,只是在卡片中間加入電子封條,使用年限可達10年之久。“電子卡”內包含車主姓名、車輛牌號等基本信息,還具有防偽功能,每一個芯片都有一個唯一的標識碼,對車輛信息進行加密保護,可防止修改和“克隆”。 而通過“電子卡”,在不停車的情況下,檢查人員就可通過儀器讀取該車的相關信息。同時,在尾氣檢測中,還能防止過去“調包”、“蒙混過關”的現象。 按照規定,初次在南京市注冊登記的新機動車,在各上牌點環保窗口直接免費申領電子卡;已到年檢期的本市車輛,經環保檢測站檢測合格后免費申領電子卡;未到年檢期的本市車輛,需憑有效的紙質環保標志,到新車上牌點環保窗口或環保檢測站免費申領電子卡。對車輛較多的單位可預約上門集中安裝服務。 兩年內取代紙質標貼 盡管按照規定是從3月1日起實施“電子卡”,但實際上,南京環保部門已經悄然地開始了這項工作。“之前,我們已經試點,免費發放了近千張電子卡。”南京市環保局機動車排污監管中心負責人表示,目前當車主來年檢的時候,他們已經開始發放電子卡。 “但是電子卡的推行是個緩慢的過程,大概需要一兩年的時間才能完成。”該負責人介紹說,由于電子卡目前數量還不充足,加上在外地還無法識別。“我們現在還是紙質標貼和電子卡同時發放,電子卡是由我們工作人員負責張貼,紙質標貼則隨市民意愿,并不強求。” 以后將成汽車“身份證” 為什么才實施不久的環保標志又要開始“電子化”了呢?其實,這主要是為了推進南京智能交通的發展。“這不僅僅只是一張環保電子卡,以后它將會被賦予更多的功能。”該負責人表示,今后它還將會取代機動車安檢標志以及交強險標志。 有了“電子卡”,是不是意味著被曝光的頻率更大了呢?工作人員解釋說,“電子卡”其實在未來就是一張汽車的“電子身份證”,主要是為智能交通服務。“有了這張電子身份證,相關部門就可以監測到路口車輛的數量,擁堵的程度如何,后面的車輛該如何分流。”也就意味著,這張卡推行的目的是為了疏導交通,而不是曝光違章。而曝光還是通過車牌識別系統來完成,跟“電子卡”沒有關系。 未來過路過橋不用停車 有了這張電子身份證,南京市民的生活也會更加便捷。“今后可以做到過橋過路不停車,出入南京不停車,出入小區不停車。 ” 只需有了這張存儲車輛牌號、車輛型號等相關信息的存儲芯片。車輛通過收費專用車道時,車載芯片與裝在車道內的無線收發設備間,通過無線電波實現數據交換,識別車輛,然后利用計算機系統在車主預先存入過路過橋費的儲值卡中扣除所需過橋費,或者通過銀行扣除費用,以此實現自動收費。據測算,啟用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通行能力可提高3—5倍。同樣,這樣的“不停車”系統還可以運用在小區里。(汽車維護與修理網) 上一頁 [1] [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