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商情網 電動車商情網 俠名 電動車維修 2004-5-14
其三關于加速性問題 目前在電動自行車行業內有不少廠商、消費者把電動車的加速快慢看得很重要,甚至把它作為衡量電動車和電機性能好壞的一個重要標志。加速有力、快,則為好產品,否則就是不好產品,實際上這種認識欠妥。 如前所述,電動車的加速性和電機在加速過程中產生的電磁轉矩大小有直接關系,電磁轉矩大,加速轉矩也大,則加速快。由前述,電磁轉矩Me Me=KMIMAX (Nm) 式中:KM——電機的轉矩常數(Nm/A) IMAX——起動過程中的最大電樞 電流即限流值(A) 對于電源電壓、電機轉速相同的電機,無論是有刷電機,還是無刷電機,轉矩常數Km值差別不大,當然效率高的電機,Km稍大一點,而效率低的電機,稍小一些,它們之間不會有太大的差別。因此,在加速過程中電機產生的電磁轉矩基本上取決于限流大小,限流大,電磁轉矩、加速轉矩大,則加速快。顯然電動車加速快是以通過大電流為前提、為代價的。對于鉛酸電池而言,大電流放電對于循環壽命、放電時間等均有較大影響,應盡可能予以避免。從這方面來看,電動車加速快也未必是件好事。但加速過慢也是大家所不喜歡的。所以應適當地選擇限流值以獲得適當的加速性。既不要加速過慢,也不要追求過快,一般限流值約為正常運行時額定電流的3倍。 對于電壓相等而轉速不同的電機,轉矩常數Km則相差較大。它基本上和電機轉速成反比。電動自行車的車速和電機轉速、輪徑有關,對于車速高而輪徑小的電動車,電機轉速較高,轉矩常數Km較小,限流值應大一些,但為保護電池又不能大很多。所以,這種電動自行車加速要慢一些,要使其加速性達到車速低、輪徑大的電動車的加速性是不合理的。 最后談談電動車的零速起動問題 電動自行車自上世紀七十年代在日本問世直到現在,日本等國家從安全、能源等方面考慮,均采用"助力"型的驅動方式,也就是所謂的智能型,又稱為不踩不來電型。而這種驅動方式不太為中國人所接受,中國人更喜歡純電動型。作為電動自行車的起動方式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前都是采用腳踏助力起動。但后來,個別廠商為爭奪市場(Rialto),把零速起動作為賣點去誤導消費者,一直到現在,部分廠商和大多消費者仍把零速起動作為優點而大肆宣揚。事實上,對于電動自行車,零速起動可導致出現以下問題: 1)在未起動之前,電機內流過數值為限流值的電流,一般來說,限流值遠大于電機的額定電流,這樣就產生以下后果: a)大電流對電池產生沖擊(Impuise),縮短了電池的循環壽命次數。 b)起動前,有一對功率管持續通電,這就增加了這對管子燒壞的可能性。 c)增加了永磁體因電流沖擊(Impuise)和熱而退磁的可能性。 d)電流沖擊(Impuise),將引起振動,電機零部件將產生大的機械應力,易引起零部件的變形和損壞。 2)電動車的起動需克服橡膠輪胎和路面間的摩擦力,其最大摩擦力出現在運動開始后的瞬間。對于零速起動的電動自行車,需用電機產生的電磁力克服這一最大摩擦力,需消耗一定能量,這就減少了充電一次續駛里程。據介紹,一次零速起動將消耗平路行駛1Km的能量。 3)零速起動,若選用較小的限流值,這會加長起動過程。若選用較大的限流值,會縮短起動過程,但為使控制器工作可靠,必須選用大功率的元器件,這就增加了系統成本。 4)零速起動的電動自行車其安全性較初速起動的自行車差。在停止或非騎行狀態未關斷電源時可能由于誤操作轉動手柄而使電機產生運轉,產生前沖而發生事故。 綜上所述,對電動自行車最佳起動方案應為先人力腳踏,當車速達到一定速度(Tempo)后再進入電動狀態。零速起動不是優點而是缺點,不能用零速起動作為優點來誤導消費者。(周長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