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俠名 汽車保養維修
2011年鹽都區運管處文明行業創建工作在市、區文明辦直接關懷指導下,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力推進運輸行業科學發展,深化文明行業創建,打造人民滿意基層單位,建設誠信運管,提升形象樹品牌,文明服務促發展,文明行業創建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分別榮獲鹽城市文明行業、“鹽城市交通系統三個文明建設先進集體”,“鹽城市五一文明示范崗”,“鹽城市巾幗文明崗”,交通運政服務大廳被市交通局命名為“全市交通依法行政示范點”、邵華同志被評為“全區十佳文明新事”。 一、齊抓共建,深化創建工作。 我處高度重視文明行業創建工作,堅持“一把手抓兩手”,明確一把手負總責,處黨政工緊密配合、各負其責,層層級級抓落實,做到一級抓一級,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明確創建工作目標,廣泛宣傳創建的目的和意義,定期召開創建工作例會,在全行業中營造“爭創文明行業,提升運管形象”的創建氛圍,并把創建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之中,與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同評比,不斷推動創建工作的深入開展。 二、規范管理,提高隊伍素質。 創建工作開展以來,全處圍繞創建抓學習,抓好學習促創建,讓學習成為創建的源泉。堅持定期學習,深化創建理念。每周六上午集中學習政治、業務,組織全員認真學習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組織全員學習鄭培民、許振超等模范的先進事跡,全面提升職工隊伍的職業道德素質和服務水平。通過一系列的學習教育活動,職工的思想作風、工作作風有了明顯改善。堅持全員培訓,提高隊伍素質。全處每年都有計劃地組織全員崗位培訓,提高行政許可、年審辦證、執法文書、財務統計等各類人員的業務技能,提升隊伍整體素質。每年投入數萬元作為職工教育培訓基金,采取抓培訓、抓考核、抓兌現等措施,大力提高隊伍素質,實現運管工作跨越發展。堅持行風評議,創建滿意隊伍。運管隊伍行風建設關系到運管事業的發展,只有不斷加強行風建設,才能不辱使命,重塑形象。邀請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服務對象,對重點崗位及重點人員,開展評議活動,在評議中增強了交通執法工作的社會誠信度,提高了群眾對運管執法工作的滿意度。我處共向全區發出征求意見函120封,收回115封,滿意率達98.4%。同時,由區優化辦組織的全區執法單位群眾滿意度的測評交通行業前三名。強化勤廉建設,打造廉政運管。強化《廉政準則》學習。我處每位黨員時時刻刻對照《廉政準則》,凈化生活圈、純潔娛樂圈、規范工作圈,自覺做到令行禁止,以廉潔贏民心,促公正、樹形象。我處在嚴格執行廉潔自律各項規定的基礎上,推行個人廉政風險和自我防控承諾,全處23名執法人員向上級紀委簽訂廉政承諾書。 三、以人為本,拓展創建內涵。 我們堅持以人為本,結合各種活動,豐富創建內涵,注重創建實效。一是開展爭優創先活動。全區勤廉報告推出的鹽都本土的勤政廉政先進典型,掀起學習勤政廉政先進典型的熱潮,努力營造風清氣正、團結奮進、開拓創新的氛圍。扎實搞好黨員公開承諾和領導對黨員干部點評活動,全體黨員干部結合各自工作崗位,結合公開承諾目標,形成了你追我趕、爭先創優的工作氛圍。二是以創建人民滿意基層單位為抓手。今年以來,按照省、市、區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積極打造人民滿意的基層單位。主動深入一線,走基層、查問題、轉作風,積極優化發展環境,向人民承諾,讓人民滿意。 跳轉到: 三是加強窗口管理,展示運管風采。著力改善“窗口”服務環境和辦證人員的服務態度。推出一系列便民服務措施,其中“一杯水、一支筆,情系交通人”的做法在行業中受到較高贊譽。既抓硬件投入,又抓軟環境建設,共投入近萬元改善運政服務大廳服務設施、設備,完善各項制度,充分展示運管風采。四是規范執法行為,優化發展環境。我們從改革行政審批、規范運政執法和改進工作作風入手,結合機關效能建設,制定機關效能建設八項規范。實行了政務公開,所有崗位都制定崗位職責,做到全員掛牌上崗,亮證執法。推行“一站式”服務模式,竭誠為經營業戶提供服務。一方面對行政許可項目進行了清理,排出新舊法規對照表,使執法人員對變化一目了然。另一方面根據區政府政務公開領導會議的要求重新編制區級行政權利運行流程圖實施方案,遵循“規范程序、提高效率、簡明清晰、方便辦事”的原則,優化、固化行政權力運行流程。嚴格按照省局的規定文明執法,做到有令即行、有禁必止,確保政令暢通。在執法過程中,切實做到“五規范”,即“執法主體、執法依據、執法程序、執法文書、執法行為”全面規范,確保了全年無“三亂”行為的發生。五是加強行業文化建設,激發隊伍活力。積極參加區以及局里組織的各種文化活動,繼“三八”婦女節感恩賢內助、紅歌大家唱、七一頌黨恩之后,今年十一月又推出了紅色之旅,瞻仰了毛主席的家鄉韶山,向毛主席銅像敬獻花籃,全處同志深受教育鼓舞,激發了全處通知奮發向上的熱情。四、創建為民,提升行業形象。 1、履行行業職能,服務經濟發展。在創建工作中,我們始終從民生工作出發,把經濟發展,群眾需求為工作著力點,履行行業職能,打造人民滿意的基層單位。一是全力推動城鄉客運一體化。根據省政府關于推進城鄉各客運一體化工作指導意見,主動向區政府、主管局報告,推動城鄉客運一體化工作。上半年,由政府辦牽頭,公安、財政、交通聯合工作小組,赴蘇南、常熟、溧陽、南京江寧等地學習考察,邀請東南大學對全區城鄉公交一體化進行規劃編制,積極探索鎮村公交,方便居民出行。另一方面積極和市公交公司協作,爭取市區BRT公交車輛向鹽都境內延伸,同時支持西區快速發展,方便職工上下班。開通了華銳風電、重慶啤酒等公交區間車。全力實施新204國道鹽都境內4對公交候車廳的建設,保質保量完成規劃、設計、施工,取得較好社會反響。主動與葛武社區聯系,積極配合全區鄉村一日游項目,在郝榮村建成一對高標準的候車亭。龍岡光明橋拆除重建期間客運分流和安全監管工作,由于保障有力、措施得當,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2、服務重點項目,助推汽車廣場物流業發展。積極幫助城西南物流園區的省局立項、申報工作,幫助華曉醫藥公司申報品牌“江蘇快貨”企業,15條“江蘇快貨”線路,江蘇神龍公司的轉型升級以及企業進園區工作,服務華銳風電園區港口建設,爭取立項,推進農村物流發展,培育秦南越佳禽蛋物流中心、馬溝水果物流基地,促進全區發展。積極跟蹤服務東方汽車廣場4S店的項目入駐,主動聯系溝通上級行業主管部門對其指導、審核、發證。 3、實施船型標準化工程,促進航運提速增效。市處召開長江干線船型標準化工作會議后,我處迅速行動起來,廣泛宣傳,統一思想,加強領導,穩步推進,協調配合,優質服務,完成全年15艘船舶任務。一是宣傳政策,取信于民。采取多種形式,宣傳船型標準化目的、意義、補貼標準,體現政府的關愛,維護船民的根本利益。二是聯動協調,方便于民。集中辦公,“一門式”服務,最大可能地方便群眾。三是強化監督,造福于民。嚴格把好“三個關口”,建立健全現場監督人員信息庫,實施陽光操作,主動接受社會各方面監督,確保船舶拆改質量,實現“做好事、不出事”目標。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跳轉到: 4、開展愛心活動,促進未成年人成長。積極開展“獻愛心、送溫暖”和志愿者活動,與2名困難未成年人家庭實行一對一幫扶活動,春節前夕,送去慰問金2500元及棉被、保暖衣等慰問品。“六一”前夕我處又積極響應上級號召,開展“愛心包裹”捐贈活動,共計捐款3000多元。組織全系統青少年參加運管行業舉辦的的征文活動,兩篇文章獲市運管處二等獎。配合教育、公安部門開展學生接送車專項整治行動,確保學生出行安全。積極推進“農家書屋”工程,共捐助書本200本,光盤10張,讓農村青少年讀書學習有了場所。 5、開展文明城市創建,讓群眾出行滿意 。按照文明城市創建辦公室的統一部署和安排,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層層召開會議,學習傳達全市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有關會議精神,動員干部職工統一思想,積極行動,全力抓好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積極開展文明素質教育活動,引導干部職工爭當文明人、爭做文明事,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宣傳者、組織者和推動者,迅速掀起創建工作的熱潮。同時開展集中整治,為文明城市創建營造良好的環境。首先在客運行業開展“文明客運站、文明客運班線、文明客車”和“江蘇快客”品牌創建活動,創建文明客運站1家,文明客車2輛,文明班線1條,以優質服務品牌的示范效應,切實提高客運行業的公共服務能力。其次開展車容車貌專項整治活動,保障車輛日常整潔衛生,車身潔凈無破損,營運設施規范齊全有效,積極組織全區客運企業開展送溫暖、獻愛心、便民利民等志愿服務活動,通過設立愛心基金、導乘咨詢、便民服務等多種形式,更好的服務老弱病殘、弱勢群體的出行,為促進社會和諧多做貢獻。 在文明行業創建工作中,我們雖然積累了一些經驗,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存在諸多不足,如創建的深度不夠。我們將在市、區文明委的關心和指導下,進一步加大創建工作力度,行業精神文明建設向更深、更廣范圍推進,扎實推動我區運輸行業健康、快速、協調發展。 上一頁 [1] [2] [3] 跳轉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