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配110網 俠名 汽修知識 2006-6-23
【正文】 中央電視臺《新聞調查》欄目6月20日播出節目《汽車維修陷阱》,以下是節目內容的文字實錄: 自從發明了汽車,人類就開始了用4個輪子生活。同時也就有了汽車維修這個行當,但是,在一些汽車修理廠,他們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任意抬高維修價格進行欺詐。最近,《新聞調查》的記者在北京,廣州兩個城市,對汽車修理行業存在的上述問題展開了調查。 2006年3月,廣州信息時報等媒體,對廣州汽車維修市場存在的不規范行為進行了連續報道,暴露了汽車維修市場存在的種種問題。2006年4月,廣州市兩位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從事汽車維修的業內人士,接受了《新聞調查》記者的采訪,為我們披露了汽修市場某些企業存在的陷阱。 記者:為什么今天要出來告訴我們這些行業內的一些事情,一些內幕甚至是一些陷阱? 知情人:我就看到好多車主 好多司機,就是單位的司機投訴,為什么價錢那么貴 是為什么,他們根本就不了解內幕。 解說:車主廖先生告訴我們,前不久他的車做過一次保養,零配件花了一千多元,而工時費高達780元,汽車維修的收費真是讓人霧里看花,想不明白。 廖先生(車主):那次讓我感覺很納悶,怎么回事,怎么七百多塊錢,零配件才一千多塊錢,那個比例太近的時候感覺不行,后來剛好認識一個朋友,他也修車修了有二三十年了,然后我就把那個單給他看一下,然后就問我,你的車公里數大概有多長,然后說大概八九萬吧還沒過十萬,他說你這里有兩個誤區,一個就是說他不應該說是大修,而且你那個車齡是還沒到大修的車齡,但是他寫的是大修,然后按照大修的工時費可能會很高。 記者:等于是人家汽修廠修完了你的車給一張報價單,他出多少錢,某種意義上我們就得掏多少錢。 廖先生(車主):對呀。 記者:好像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一樣。 廖先生(車主):沒有 絕對沒有的。開車很多不明白,你說陷阱 那是不是陷阱呢?你說是貓膩 收費不明白等等,真的很頭疼。 知情人(廣州某汽車維修廠經理):修理廠他們有時候想賺的利潤稍微大一點,可能是都存在一些這樣的做法吧。 記者:看起來修一個東西工時費是一個很大的項目,怎么來判斷這個工時費,修得是否合理呢? 知情人(廣州某汽車維修廠經理):說句老實話,工時費彈性比較大。而且還是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記者:對。 知情人(廣州某汽車維修廠經理):這個就要憑客戶,還有跟廠家之間要交涉或者是大家談吧,通常就有一個可能相對不對等的這樣的地位吧。 記者:所謂的不對等,實際上在我看來,車主他是一個弱勢地位,因為他對車的這種專業知識,他幾乎是零。 知情人(廣州某汽車維修廠經理):看你的專業水平達到哪一個程度了,不行就交點學費了。 解說:車主張斌大學學的是車輛,對汽車專業知識比較了解,但他說由于汽車維修技術專業性太強,就連他這樣的人也曾遭遇過陷阱。 張斌(車主):明明沒有修,他就告訴你修過。 記者:這些你怎么看出來呢? 張斌(車主):你當然看得出來了,你看講起來有時候講得有點太專業了這個事情,當時是一個手動變速的車,他說離合器有問題,離合器里面有一個膜片彈簧,要換掉整個那一套東西大概花了三四百塊錢,我太太回來跟我講這個事情,實際上我就去看了看,我覺得換就換吧,我就看看怎么回事,一般人就是這樣回來講,結果我看了一下,其實他就是調整了一下,因為膜片彈簧分離,它有一個分離搖臂,就是調整了一下搖臂的位置。為什么?因為你要拆開離合器的這一塊位置上,那上面有很多螺釘的,這臺新車出廠的時候,在螺釘打完了之后它是點彩的,就是最早以前的那個裝車,不過現在我們也會發現很多工業產品你會發現,比如螺絲收緊之后,他會用油漆或者什么點注它,表示這個地方我是檢驗過或者是怎么樣的,你看連這個都沒有旋開,你怎么去換離合器的彈簧,明擺著是被騙了。 記者:某種意義上你還是個專業人士。 張斌(車主):可以這么說吧。 記者:但是你覺得你掌握這些知識足以能夠讓你在維修的過程中捍衛自己的權益嗎? 張斌(車主):很難很難,相當難,因為我覺得作為一個消費者,現在在我們這種社會環境下確實是很弱勢 也很無辜,你看你到醫院看病,你幾乎要變成一個醫生或者是職業藥師,你買套房子可能要變成測量師,甚至是專業的法律事務者,你去商場買個吃的吧你還得有一套鑒別的功能,你修個汽車吧,就包括我對汽車算是了解的了,簡直是防不勝防。 知情人:只要你一天有車,你永遠搭上了給蒙的機會。以前我們修理師傅交代我們就是慢慢搞好,但是后來老板就不是這樣了,對于我們那些老師傅,你那個真正的修理,我們學到的東西就放到腦袋里面了。 記者:你們自己的行規和老板的目標是矛盾的 是不一樣的。 知情人:不一樣的,老板就是說你什么東西都給我換,最好整個車換掉,那個價錢不同了嘛,零件你根本就沒跟他換,因為我們有技術,我們幫他清理一下,很容易的事嘛 是不是。 記者:他也不知道。 知情人:你看得出嗎,你沒有可能自己打開來看看。 記者:這看來是最簡單的生財之道,但是又最有效最直接,如果做得狠一點的話價格最多能差多少? 知情人:兩三千塊錢 材料費。 記者:有這么多? 知情人:兩三千塊錢,以前我們做不是拿起關公的刀,而是拿著李逵的那個斧頭。 記者:更狠一點。 知情人:更狠了砍吶。 知情人(廣州某汽車維修廠經理):有一些比較厲害坑人的手法 有,但是雖然挺個別 但是也存在。 記者:要說坑人的話怎么坑人呢? 知情人(廣州某汽車維修廠經理):最明顯像以前那些在發動機里面,加點手腳把發動機搞壞。 記者:加什么呢? 知情人(廣州某汽車維修廠經理):加點什么糖之類的,砂糖 蜜糖下去,發動機的油就壞掉了,發動機就燒掉了而且不容易發覺下來。 記者:一個汽車發動機我們都說是它的心臟,這個我們是知道的,但是怎么會動這么大的手腳。這個有點太沒有職業道德了吧? 知情人(廣州某汽車維修廠經理):那賺錢嘛。有時候有些修理廠沒道德就這樣做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