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晚報 俠名 汽車保養維修 2007-10-31
入秋正是人免疫力下降的時候,車主在給自己“進補”的時候也應該為自己的坐騎進行“秋補”。記者從汽修專家處了解到,整整一個夏季的使用對汽車的“元氣”損傷很大,如果不及早在秋天“進補”,那么即將到來的冬季用車就將變得非常麻煩。 “換血”:機油先“入冬” 車的血液就是機油,在入秋迎冬之前,車主有必要重新對坐騎“驗血”和“換血”。市汽修行業協會的唐工程師表示,如果發動機機油不是四季通用的,那就最好及早更換成冬季用油,為秋冬之際的驟然降溫提早做準備。 同時,防凍液在入秋后也需及時檢查和更換,唐工程師告訴記者,由于夏季用車對防凍液消耗較大,而且一些精打細算的車主喜歡在夏季用自來水代替防凍液,如果不及時更新防凍液,入秋后的巨大溫差就可能傷害汽車的冷卻系統,因而車主最好在剛入秋的時候就去做一次防凍液測試,并根據情況選擇更換防凍液。 “暖腳”:胎壓別“小氣” 和冬季老人通過暖腳來活絡血脈一樣,要防止汽車在秋冬季節“跛腳”,就必須及早注意車胎的養護和檢測。 “例如車胎的刮痕、磨損等,畢竟車胎是橡膠等材料做的,氣溫下降或者空氣較干燥的話,車胎就會變得相對脆弱甚至開裂,行駛時就比較容易出現扎胎、漏氣等問題”,唐工程師提醒車主,入秋后車胎就要保證氣壓充足,而不必像夏季那樣“吝嗇”,“秋冬季節路面容易濕滑,胎壓不足就很容易打滑,而如果車胎的底紋已經基本被磨平的話,也最好去更換新的輪胎,以防剎車時對地面摩擦力度不夠。” “通氣”:空調早“預熱” 入秋的溫差很容易讓人鼻塞,同樣,如果車主不重視車內空調的檢測、維修,那么到了冬季,車廂內也就吹不出半點熱氣了。 事實上,夏天用車對車載空調和發動機而言都是一次“大傷”,但空調卻并不像發動機那樣受重視。“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入秋后空調就不怎么經常使用了,開著車窗開車多好,空氣流通而且還很省油,于是整個夏季攢下的一身‘傷病’也就被掩蓋了”,唐工程師提醒車主,到天冷需要開空調時再發現不“通氣”就很麻煩了,因此車主不妨及早做好檢測和準備,“其實也不用非去4S店檢測不可,自己試著運轉一下,看看是否能打出熱風、運轉時是否異響或漏水就行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