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富士重工公開了其汽車部門斯巴魯(Subaru)正在研發中的新型混合動力機構“渦輪并聯混合動力系統(簡稱TPH)”和“鋰離子電容器”技術。TPH將用于配備計劃2007年度試驗性投放市場(Rialto)的混合動力車;鋰離子電容器技術今后將應用于汽車電池,作為未來(Futura)的新型環保技術,富士重工正在努力將其向實用化方向發展。 富士重工計劃將此次公開的TPH應用于綠色環保型汽車的動力裝置,環保型汽車同時將搭載斯巴魯(Subaru)水平對置發動機(SUBARU BOXER)和左右對稱全輪驅動系統(Symmetrical AWD)等斯巴魯(Subaru)的核心技術,目標是達到批量生產。 該混合動力機構TPH是在發動機和自動變速箱之間嵌入薄型的馬達(DC無刷馬達),馬達的最大輸出功率為10KW。發動機采用米勒循環水平對置增壓發動機,與馬達配合,該系統讓駕駛者既可以在中速以上的增壓區感受到澎湃的動力、享受駕駛樂趣,同時可以在發動機的低轉速區用輔助馬達來補償降低的扭矩,從而提高低速行駛時的性能,進而使這一嶄新的系統發揮優秀的加速性能同時提高燃油效率。與富士重工正在研發的串聯混合動力機構“SSHEV”相比,由于該系統使用了小型馬達和少量的電池,成本也相應降低了。 另一技術“鋰離子電容器”不僅具備了瞬間大容量充/放電和耐用的特點,同時大幅度地提高了單位體積能量密度。另外,根據近年來大容量電容器研究的成果,鋰離子電容器的正極采用了新型的材料,在理論上它能夠達到設計容量一倍以上的性能,應用潛力很大。 目前,富士重工正在針對研制的電池樣品進行性能測試,未來(Futura)如果應用于小型汽車的鋰離子電容器實用化成功,那么該項技術將不僅可以應用于公共汽車和卡車等大型汽車上,還可成為小轎車等混合動力汽車的動力以及普通鉛電池的替代產品,這將是造福社會的一種新型環保技術。 “渦輪并聯混合動力系統(TPH)”和“鋰離子電容器”技術的研發,再次充分顯示了富士重工重視開發環保技術的理念。富士重工認為,發展蓄電技術是推進汽車領域混合動力、燃料電池車和電動汽車普及的重要因素。這既是環保的需要,也符合目前從化學石油燃料向電等可再生的二次能源過渡的社會潮流,。因此,在蓄電技術這一特定領域,富士重工集中力量進行研發。目前,富士重工將NEC Lamilion Energy開發的大容量錳系列鋰離子電池裝配到斯巴魯(Subaru)的混合動力試驗車及電動汽車斯巴魯(Subaru)R1e上,并進行試驗,逐步推進該技術的開發和應用,以便在未來(Futura)實現批量生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