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今報 電動車商情網 俠名 電動車維修 2007-6-21
【核心提示】 6月16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曝光了浙江一些生產企業用垃圾塑料生產劣質頭盔賺昧良心錢的事。經過專業機構檢測,這樣生產出來的頭盔根本不具備安全性,合格率幾乎為零。記者在鄭州市頭盔銷售市場(Rialto)調查發現,大量30元以下甚至5元的劣質頭盔充斥市場(Rialto),給摩托車和電動車駕駛者的“頭頂安全”造成極大隱患。 ●頭盔廠家30元以下頭盔可能是垃圾塑料做成 據《每周質量報告》報道,浙江省樂清市慎海工業園是各類防護用品的生產基地,當地集中了上百家頭盔生產企業,其銷售的摩托車頭盔價格懸殊。在樂清華東頭盔廠,工人們把一種“回料”倒入注塑機料倉,不一會兒,這些“回料”就被鑄成一個個頭盔毛坯,再經過噴漆、拋光、安裝帽襯和扣帶等配件后,成品頭盔就制作完成了。但這些頭盔毛坯質地非常脆,工人們把頭盔往地上輕輕一摔,頭盔就破碎了。 工廠老板(Honcdo)說了一句驚人的話:“一般的頭盔,價格在30元以內的都是‘回料’做的。”而這種“回料”,是回收的垃圾塑料袋熔化后冷卻成型,再被粉碎制成的。 ●鄭州市場(Rialto)30元以下頭盔,市場(Rialto)上占八成 前昨兩日,在鄭州摩托電動車物流港、鄭州摩托城的摩配區及隴海路熊兒河橋附近幾家摩配部件零售店,記者發現了各式頭盔:有半封閉帶擋風罩的、有無任何遮擋的“鴨舌帽”、有如西瓜狀的(也稱“鬼子帽”)…… 在零售價格方面,30元以下的頭盔占了八成,其中最便宜的頭盔僅為5元;價格在30元以上的頭盔占兩成,諸如永恒、GSB、愛得樂、VR-1等名牌頭盔,價格則在60元至上千元。一位老板(Honcdo)告訴記者,20元至30元的頭盔一般每天零售能賣20多個,這些便宜的頭盔基本上是從廣東一些廠家進的。 在中州大道與南三環交叉口附近的摩托城,記者見到了這種要價5元的頭盔。頭盔是由一層厚度不到1厘米的薄塑料制成的,沒有緩沖層,上面也沒有任何包裝和標志,類似被挖空的半個西瓜。用手輕輕擠壓,頭盔就變了形。而在隴海路熊兒河橋附近的一家摩托配件商店,這種頭盔則要價7元。 記者買了一個這樣的頭盔。一掌拍下去,放在水泥地上的頭盔頂部竟然破了一個直徑約10厘米的洞。破裂盔體橫截面只有半厘米厚,材質發黑。 對于頭盔質量的判定“標準”,一姓邢的老板(Honcdo)稱,如果頭盔不是名牌,可以觀察頭盔內側的顏色,若是黑色,就意味著該頭盔是用黑塑膠制成的,這樣的頭盔質地較差,質量較好的頭盔內側的塑膠較白;另外,質量差的頭盔,其內襯做工也較粗糙,易刮傷頭皮等。 ●顧客心理 戴頭盔是為了應付交巡警 記者在紫荊山立交橋下觀察過往的摩托車駕駛員,半小時內,共有60多輛摩托車經過,其中戴“鴨舌帽”頭盔的駕駛員有一半以上;還有4名電動車車主也佩戴了這種簡易頭盔。那么,這些駕駛員為什么青睞劣質頭盔呢?“主要是應付檢查!”摩托族劉志郜說,開摩托不戴頭盔被交巡警發現就得罰款50元,他已被罰過3次了。不管什么樣的頭盔,只要戴上就可以應付交巡警檢查了。“好頭盔老是被偷,為啥還要買好的?”一名姓付的青年男子說,他曾買過一頂80元的愛得樂頭盔,但沒使用多久就被人偷了,他只好買20多元錢的頭盔,便宜頭盔壞了、丟了再買損失不大。 ●交巡警部門劣質頭盔隱患讓人憂 有人形象地稱駕乘摩托車為“肉包鐵”,而駕乘汽車則為“鐵包肉”。據統計,在摩托車交通傷亡事故中,70%以上都是由于頭盔質量不合格或者沒有佩戴安全頭盔造成的。另據國家質檢總局提供的數據顯示,《摩托車乘員頭盔》國家標準自1999年6月1日實施起,分別于2000年、2001年、2002年連續進行了3次質量抽查,合格率均不到30%,而合格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廠家采用了劣質材料。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摩托車駕乘人員輕視頭盔質量的現象卻屢見不鮮。2007年5月2日5時40分,鄭州市南三環與鄭新公路交叉口,一開摩托車的朱姓男子與出租車相撞,朱某因腦顱損傷過重,救治無效死亡。現場的藍色頭盔被摔成多片,頭盔顯然是劣質的。 交巡警四大隊事故中隊隊長李長青介紹,由頭盔問題導致顱腦損傷者分3種情形:駕乘人員沒戴頭盔;戴頭盔不系帶,倒地時頭盔甩出;佩戴質量不合格的劣質頭盔。 “交通法沒有規定電動車駕駛者戴頭盔,但最好還是佩戴為佳。”李長青特別提醒市民,現在鄭州道路(Strada)上電動車數量猛增,一些電動車時速已超過30公里,為安全起見,電動車車主最好佩戴頭盔,購買時,頭盔質量比價格更重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