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俠名 汽車構造維修 2016年11月03
車型:2013款奧迪Q5,配置2.0LTFSi發動機(CADA)、8擋AT自動變速器(0BK) 行駛里程:27350km。 故障現象:發動機異響,怠速時響聲不太明顯,但稍微加點速,發動機出現了機械咔咔聲,比較清脆。 故障診斷:與車主溝通,前一天晚上行車途中將車停在路邊吃飯,飯后駕車出發,上路就出現了發動機異響。 維修技師首先檢查發動機機油不缺,發動機也沒有什么地方漏油痕跡。連上大眾診斷儀VAS6160診斷電控系統無故障碼,并且儀表無任何報警燈亮提示。 為了進一步確認發動機響聲究竟來自何方,啟動發動機,稍帶點油門,仔細聽發動機運轉時發出的咔咔機械聲,從其前部可以聽到發動機后部發出的聲音,將車在舉升機升起,在發動機下部靠近變速器連接部分能聽到咔咔響聲,給人的感覺是發動機與變速器之間發出的聲音,經過變速器檢視孔檢查,發動機飛輪與變速器的從動輪連接螺栓并沒有松動,將車落下繼續聽,發動機靠后上部能聽到咔咔響聲,感覺從上部缸蓋內傳出比較有節奏咔咔撞擊異響聲,這時主修技師提出來,認為是凸輪軸上的隨動滾珠搖臂脫落了,但經過仔細聽,不像凸輪軸搖臂脫落,如此聲音節奏會有點零亂,并且聲響也不會這么亮,經過筆者現場仔細辨聽后,感覺像活塞在撞擊缸蓋的聲音,在怠速時細聽撞擊聲音不太明顯,稍帶一點輕微的聲音,只要輕帶點油門馬上就能聽到從缸蓋處有節奏的撞擊聲,筆者覺得需要拆檢發動機缸蓋。拆下缸蓋后發現四缸活塞邊緣處正好與上對應的缸蓋邊緣相撞留下的痕跡如圖1、圖2所示。
圖1 活塞頂面
圖2 缸蓋內側面 從圖上看到活塞頂上箭頭記號與數字都在缸蓋內側平面上經過撞擊都留下了痕跡。 那為什么活塞會撞擊缸蓋呢?筆者認為一定是連桿瓦出問題了,如連桿瓦松動或瓦片磨損,導致連桿瓦與曲軸間隙超差,當連桿經過旋轉到達活塞上止點,由于運動件產生慣性,活塞要撞擊缸蓋。檢查到這里,需要打開發動機油底殼,檢查連桿瓦間隙。 拆下油底殼全是金屬粉末,如圖3所示。
圖3 油底殼底部 看到這情景,筆者認為連桿瓦甚至曲軸報廢。為了進一步拆檢,將發動機從車上拆下,然后將其裝在發動機翻轉臺架上,拆下四缸連桿下瓦座,瓦座內已沒有瓦片了,而附在曲軸上瓦片已經殘缺不全,如圖4所示。
圖4 曲軸 慢慢從曲軸上剝離的瓦片如圖5所示,拆檢其余缸的連桿瓦都正常。
圖5 軸瓦 經檢查四缸連桿瓦座螺栓沒有松動,四缸連桿瓦座及曲軸連桿軸頸已經超出正常磨損,曲軸連桿潤滑油孔沒有堵塞。 大眾四缸發動機有關連桿曲軸結構圖如圖6所示。
圖6 大眾四缸發動機連桿曲軸結構圖 從曲軸連桿結構圖可以看到,連桿是梯形截面,能承受較大缸內燃燒室汽油點火后爆發所傳遞的力。上下連桿瓦片不分,沒有定位凸起,其材料結構組成無非表層是耐磨層(如巴氏合金層)、銅鉛層、鋼背層。連桿瓦片出現磨損失效,需進行其失效分析。 故障總結:發動機出現機械異響,要根據發動機機械結構組成及工作原理來辨聽,當然這確實是比較難,因為聲音定位感覺有困難,不是馬上就能準確判斷出異響來自何方。容易誤判,這不是一天的功夫,需要慢慢的體會和總結的。 關于這輛車發動機連桿瓦片損壞的原因有如下幾點: (1)機油供給不足和臟污; 。2)連桿彎曲或扭曲; 。3)曲軸連桿軸頸變形; 。4)連桿瓦片質量問題。 從此發動機連桿瓦安裝上看應該是沒有問題,上下瓦片是在連桿剖分面定位,靠瓦片伸展其壓緊量足以不會存在滑動, 裝好兩片軸瓦并將連桿蓋螺栓擰緊時,壓緊量對軸瓦施加了徑向壓力,使軸瓦可以緊密地貼合在連桿軸承孔中,但從瓦片磨損看,像似疲勞,隨之發動機運轉出現瓦片高溫摩擦,接著熱脆斷裂,同時一部分開始熱融剝離,導致上述瓦片出現的畫面。那么是否缺油潤滑,不得而知,沒有進一步分解發動機,以探究竟。以上是筆者一些不成熟的見解,還望維修同仁給予指點,謝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