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俠名 汽車電器維修 2012-07-06
隨著電控技術在汽車上的廣泛應用,現代汽車已成為一個比較復雜的機、電、液一體化的控制系統。由于各種傳感器和執行機構的種類和數量繁多,汽車的電路十分復雜,因此對汽車電控系統的故障診斷與維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電控系統除了完成對發動機集中控制(ECCS)、自動變速器控制(EAT)、制動防抱死控制(ABS)等功能外,還具有故障自診斷功能。它大大簡化了繁瑣的診斷過程,有的放矢,使電控系統的故障診斷與維修變得快捷方便,為現代汽車維修提供了一把金鑰匙。 在電控發動機正常工作時,故障自診斷系統監視電控系統各部件和ECU自身的工作,各傳感器輸入ECU的信號和ECU輸出的控制信號的電平都在規定范圍內。一旦ECU的輸入輸出信號中,有超出規定范圍的信號,自診斷系統即判定該路信號發生故障,此時,立即點亮儀表板上的故障燈,并將發生的故障以代碼的形式存入ECU的存儲器中。進行故障診斷時,按規定的操作方法,即可逐一調出故障碼,按故障代碼表查出故障部位,故障碼為故障的診斷帶來了極大方便。但是,如果不能正確運用,過分迷信故障碼,甚至不加分析,照本宣科,盲目地按故障碼內容去維修或更換相應的傳感器或執行器,不但不能解決問題,還會導致新的故障,最終誤入歧途。 在電控發動機故障診斷時,若故障燈并未點亮,就應按沒有電控系統的發動機那樣,首先檢查排除機械故障,油、氣路故障。并非電控車就非要用電腦檢測儀和故障碼去診斷和維修,否則原本與電控系統無關的故障卻去檢修傳感器和執行器及其電路,費時勞神走了彎路,而真正的故障卻沒有及時找到。例如:有一輛富康988Ex-1轎車,故障是發動機加速不良、油耗增大、排放超標,發動機故障燈未亮。在修理廠檢修時,維修工首先檢測了燃油系統的油壓,顯示正常,但還是更換了燃油濾清器,清洗了噴油器,故障仍存在。接著進行自診斷測試,調碼顯示正常,維修工仍認為電控元件有故障,先后測試了水溫傳感器、空氣流量計,并做了新舊件對比實驗,此后還檢查并更換了火花塞,故障依舊。后詢問車主談到故障是在幾天風沙天氣之后出現。當檢查空氣濾清器時,發現濾清器已被泥土覆蓋,用清水洗凈吹干裝復后試車,故障排除。 自診斷系統無故障碼顯示,是否就肯定電控元件沒有故障呢?不是。前邊說過,當某傳感器輸入的信 號超出規定的范圍時,ECU才判斷為故障。當然范圍之內的信息誤差ECU是不能認定的,就沒有故障碼顯示。很多車型的噴油器、怠速控制閥、燃油系統電路等不在自診斷系統監視之內,出現故障后,同樣無故障碼顯示。由于許多電控元件的故障自診斷系統無法監測,因此,維修時就不能過于依賴診斷系統的作用,而忽視了對這些傳感器執行元件的檢測。例如:一輛上海別克轎車,在車速達到80km/h時,有時會出現加不上速的現象,最高車速只有110km/h,調故障碼顯示為“12”表示系統工作正常。在檢測進氣排氣系統正常的情況下,對節氣門位置傳感器(TPS)進行測試。發現,隨節氣門開度的增大,輸出電壓逐漸上升,當開度到70%時輸出電壓開始波動,節氣門全開時,輸出電壓還不到3V。拔下TPS接頭檢測中間端子(信號輸出端子)對地電阻,隨節氣門開度增大而增大,到4kΩ左右,瞬間躍變,時大時小,更說明此處滑動電阻有燒蝕現象,接觸不良,更換TPS后故障排除。 發動機供油系統、供氣系統及電控系統中各部件工作性能的好壞是相互影響的。比如:燃油泵損壞或噴油頭堵塞、進氣系統漏氣都會導致混合氣過稀,此時氧傳感器電壓始終處于低電位,自診斷系統就會判定為氧傳感器故障,從而設置相應的故障碼。配氣相位嚴重失準時(齒形帶過松跳齒),發動機壓縮沖程時進氣門打開,會導致進氣管內壓力升高,使進氣壓力傳感器輸出電位過高,顯示為進氣壓力傳感器故障。有時氧傳感器失效,卻顯示空氣流量計信號不可靠。這說明,故障碼與故障并不是明確的一一對應關系,自診斷系統會顯示虛假的故障碼,給出錯誤的故障信息。下面舉例說明: 例1:一輛廣州雅閣轎車,故障指示燈亮,讀出故障代碼為氧傳感器問題,更換氧傳感器后,過了幾天,故障指示燈又點亮。檢測氧傳感器電壓信號,發現均在低范圍內波動,可見混合氣過稀。測量燃油壓力較低,更換燃油泵后,故障排除。 例2:一奧迪2.8L、A6發動機,怠速時發抖,加速無力,且故障燈亮,調取故障碼,讀出空氣流量計故障且含氧傳感器信號無變化。根據故障碼首先檢查空氣流量計,發現其信號及線路均正常,檢測氧傳感器,確認氧傳感器失效。更換氧傳感器,清碼,熱車后故障燈依然點亮。分析認為可能是催化轉換器臟堵,更換后,清除故障碼,再次啟動,故障排除。該車由于催化轉換器堵塞,造成發動機排氣不暢致使氧傳感器長期在惡劣的條件下工作而失效;同時由于排氣不暢,間接造成進氣也不暢,引起空氣流量計報警。 例3:捷達5V機怠速不穩,用V·A·G1551讀取故障記憶時,顯示為空氣流量計故障,但具體檢測空氣流量計電路時情況正常,更換空氣流量計,故障依舊。通過檢測全車數據塊,發現氧傳感器信號電壓變化頻率慢,正常值是20~30次/分鐘,此車平均只有5~6次,說明氧傳感器有故障。更換氧傳感器,故障排除,分析認為,雖然氧傳感器失準,造成誤調節,但從結果上看和空氣流量計嚴重超差,造成氧傳感器無法調整是一樣的,這里電腦優先考慮重要信號即空氣流量計信號。 另外,通過自診斷系統還會讀出一些歷史故障碼,即故障已經排除而沒有及時清除的故障碼,我們應及時清除,排除干擾。 可見,當我們運用故障碼去診斷故障時,必須克服過分迷信、依賴故障碼,孤立、片面使用故障碼的錯誤做法,應該客觀對待,正確使用。在弄清發動機工作原理的基礎上,根據故障碼提示結合故障現象和各元器件的性質、設計參數,全面綜合分析,去偽存真,抓住主要矛盾,快速、準確地作出判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