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俠名 汽車保養維修
近期以來的連日暴雨,使不少路段變成一片汪洋,車的性能以及車主的駕車技巧在暴雨和積水路段中的表現大相徑庭,怎么應付大雨帶來的駕車出行不便,怎么能讓愛車順利在雨中穿行,這里介紹幾招,幫你應對可能出現的情況。 雨中行車考驗駕駛技術 汽車涉水注意事項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新聞圖片 雨中行車考驗駕駛技術 在雨中行駛,首先要注意的是的磨損程度。天氣好的時候,即使輪胎磨損超出范圍,在市內低速行駛的情況下也不會有什么問題發生,但是遇到雨天,磨損超標的輪胎的排水能力就會變差,車輛就容易產生側滑,從而在緊急情況下出現危險。所以提醒車主,雨天開車之前一定要記得檢查輪胎是不是磨損已經超標(輪胎面低于3至4毫米就要注意了),如果超標最好馬上更換。 另外,雨天車輪與路面間的附著力(也稱抓地力)會隨車速的增加而急劇變小,很容易發生“水滑”,當它達到一定的臨界點時,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幾乎損失殆盡,這時候剎車也形同虛設,如同在冰面上行駛一樣。這個時候務必記著不要急踩剎車或猛打向盤 提醒司機朋友,雨天開車要適當降低車速,盡量使用二擋或三擋,最好不要超過40公里/小時。如果有ESP,在轉彎時司機可能會顯得比較從容,一旦發生車輪懸空的跡象,電子穩定程序會及時介入。但是,如果沒有ESP也沒有ABS,那就要靠實際的技術了。這時候,司機要注意的是,車輛在轉彎時,應當緩踩剎車,以防輪胎抱死而造成車輛側滑;如果是前輪側滑,應當將方向朝側滑的相反方向糾正;后輪側滑時,要將方向朝側滑的一側糾正,切不可打反方向。剎車時,盡量提前100米左右減速、輕點剎車,使后面來車有足夠的應急準備時間,避免由于剎車過急造成碰撞或者追尾。 遇到不熟悉的積水路面,不要盲目前進,應首先停車查看積水的深度,水深如果超過排氣管的高度就應繞道而行。如果水深只淹沒少半個輪胎,那就要練練你涉水的本領了。 汽車涉水時,要保證運轉正常,轉向和制動機構靈敏,掛低速擋平穩開進水中,避免大轟油門或猛沖,以防止水花濺入發動機而熄火;水中行駛時要穩住油門,一氣兒通過水面,盡量避免中途換擋或急轉彎。行駛中要盡量注視遠處固定目標,雙手握住方向盤向前直行,切不可注視水流或浪花,以免晃亂視線產生錯覺,使車輛偏離正常路線而發生意外。還有一點要牢記的是,如果前面有車涉水時,最好不好跟隨其后,以防止前車因故障停車,迫使你在水中進退兩難。通過經水流沖擊后情況不明的漫水路面或橋面時,要先查明是否形成塌陷、缺口,否則極易造成翻車。涉水之后,還要空踩幾腳剎車,試探一下剎車靈敏度。 如果發生涉水途中車輛熄火,司機朋友最好不要急于重新啟動發動機,應該先檢查車輛涉水深度,如果水面已經超過排氣管,則嚴禁啟動發動機,你可以撥打救援電話,等待拖車救援。如果不這樣做,在水中啟動車輛造成發動機進水。 防雨裝備 讓行車更從容 雨刷:選擇合適,及時更換雨天行車,雨水落在前擋風玻璃上,前方的視線就會受到阻礙,路上的車輛、行人和景物都會變得模糊不清,這個時候,雨刷就派上了大用場。 現在市場上的車輛配置的雨刷大致有兩種:一種是間歇式,這是最常見的雨刷,分為三段式至四段式不等,雨刷的頻率完全由司機根據雨勢以及視線狀況做調整;另一種是感應式,多用于中高級轎車上,通過發光二極管對前擋風玻璃發出一道光束,借著光束所反射回來的強度,自動判斷玻璃上的雨水量或濕氣含量,決定是否驅動雨刷,并且還會根據雨勢大小決定雨刷的頻率,F在很多車主并不滿足于原車配置的雨刷,轉而添加更為先進的無骨雨刷。這種雨刷與弧形的玻璃貼合緊密,受力均勻,并且它采用空氣動力學原理設計,在車輛高速行駛時,刮片不會被氣流抬升。刮片涂碳膜能夠確保刮雨時更安靜、更流暢、更干凈,使用壽命也更長,比傳統的雨刷重量還輕一些。 雨刷屬于車上的消耗品,正常的使用年限是一年為宜,雨刷最重要部分為雨刷片,由于雨刷只有下雨時才使用得上,因此很多人忽略了雨刷的使用期限。據相關資料顯示,雨天駕車,由于雨刷片老化引起視野不清而導致的交通事故率比平常高出大約5倍,因此,雨刷片的安全作用不容忽視。大雨之前,應檢查汽車雨刷器是否能正常工作。開車前,拉拉雨刷片使附著的沙礫掉落,把擋風玻璃表面擦洗干凈,以延長雨刷的使用壽命。雨刷片很容易受掃動次數和廢氣或環境污染而加速老化,尤其是經常停放在室外烈日下的車子,因此,雨刷片應適時更換,以保證行車安全。 需要提醒司機朋友的是,如果遇到暴雨天,大顆雨點打在擋風玻璃上,即使雨刷器頻率再大,也難刮凈雨水,你的視線也容易受到影響,為了確保行車安全,最好暫時停駛。 后視鏡雨擋:保證清晰視野 側窗的雨擋大家都比較熟悉,主要的好處就是,下雨天也可以稍微開點車窗,呼吸到外面經過雨水洗滌的新鮮空氣,而不必擔心雨水飄到車內,這里就不多做介紹了。還有一種后視鏡雨擋就不多見了,如果裝上這種雨擋,在下雨的時候你就不必擔心通過后視鏡看不到后面路況了。 下雨天,雨水如果使后視鏡模糊了,行車時無法觀察兩側后方的道路情況,這時候就十分危險了,為后視鏡安裝一對雨擋(也叫雨眉)就解決問題了。后視鏡雨擋具有非常好的柔性,可以任意彎曲以適合各款車型后視鏡的款式,半透明黑色材質,可與任何顏色的后視鏡搭配。 安裝的時候,后視鏡雨擋一般分兩種方式,一種是粘在后視鏡上方,另一種是插在后視鏡與框的縫隙里。建議車主最好選擇前一種,因為它不僅安裝簡單,而且如果想去掉,就可以直接揭掉,然后做一些除膠處理就可以了。如果是安裝后一種雨擋,在拆除包裝之前,不容易判斷雨擋的厚度。有時買的雨擋太厚了,插進后視鏡后會出現妨礙后視鏡轉動的情況。 需提醒司機的是,在雨不是很大的時候,后視鏡雨擋用起來比較方便,但在大風大雨的時候,后視鏡雨擋的作用就會減弱,不過,保證后視鏡的三分之一清晰還是沒問題的。 汽車涉水行駛須知 前期準備和防護 汽車涉水行駛時,必須仔細查看水的深度、流速和水底性質以及進、出水域的寬窄和道路情況,由此來判斷是否能安全通過。 在確認自己所駕汽車的結構能夠通過時,一般應選擇距離最短、水位最淺、水流緩慢及水底最堅實的路段。 常見車型的最大涉水深度有以下幾種:重型大貨車為100至120厘米,普通大貨車為45至80厘米,越野車為60厘米,小客車不能超過40厘米。如果水深超過車輪或汽車的最大涉水深度時,則不宜冒險涉水。若水位接近汽車的最大涉水深度時,應該在前保險杠上捆綁較寬的木板,然后用中速擋行駛,使汽車前方的水被木板推開,在發動機部位形成一個淺水區,以防點火系統被水浸濕而喪失功能。 操作要領和注意事項 (1)汽車涉水時,應保證在發動機運轉正常、轉向和制動機構靈敏可靠的情況下進行。應掛低速擋平穩駛入水中,避免大轟油門或猛沖,防止水花濺入發動機而熄火。 (2)行駛中要穩住油門,保持汽車有足夠而穩定的動力,一氣兒通過,盡量避免中途停車、換擋或急轉彎,尤其是水底路為泥沙時,更要注意做到這一點。 (3)若遇水底有流沙、車輪打滑空轉時,應立即停車,不可勉強進退,更不可半聯動地猛踩油門踏板。應在保持發動機不熄火的情況下,組織人力或其他車輛將車推、拖出來,避免越陷越深。 (4)行進中要看遠顧近,盡量注視遠處的固定目標,雙手握住方向盤正直前進。不能注視水流或浪花,以免晃亂視線產生錯覺,使車輛偏離正常的涉水路線而發生意外。 (5)多車涉水時,絕不可同時下水,應待前車到達彼岸后,后面的車才可下水,以防前車因故障停車,迫使后車也停在水中,導致進退兩難。 (6)通過漫水路面或漫水橋時,應勻速沿固定路線一氣兒通過。若路面或橋面經洪水沖擊后情況不明,應先探明是否損壞,形成塌陷、缺口或崩塌,否則極易造成翻車。 涉水后的安全檢查 (1)汽車涉水后,應選擇寬闊安全的地點停車,查看發動機點火系統是否沾水,并用干布將其受潮的電器部件擦干凈,以防發生短路或斷路等故障。 (2)檢查各齒輪箱有無浸水,水箱散熱器片之間有無漂流物堵塞,輪胎有無損壞,下面有無水草纏繞等,及時將車輛清理干凈。 (3)應該啟動發動機,讓發動機空轉數分鐘后,達到正常溫度,烘干發動機上面的水和潮氣。確認汽車技術狀況良好后,先用低速行駛一段路程,并有意識地輕踩幾次剎車踏板,讓剎車蹄片與剎車轂接觸摩擦產生熱能,以烘干和蒸發掉制動器中殘留的水分,確保剎車性。來源:大旗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