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俠名 汽車保養維修
1. 新政前夜:北京車市究竟有多瘋狂? 早在去年12月初,治堵新政即將出臺的消息就已傳開。雖不知曉具體細則,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新政將對上牌進行限制。如此一來,北京車市末班車效應急劇升溫。最夸張的是,北京一家一汽大眾4S店一天賣出2000輛(含訂單),有寶馬店一天賣出500輛。有的4S店被爆滿的客戶擠破玻璃,有的4S店通宵營業,峰值時北京一天上牌量竟達到5000輛。 2010年最后一個月,將成為北京車市的絕唱。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上月北京汽車銷量達到14.2萬輛,相當于平時的兩倍。如果不是因為車市貨源緊張,這一數字很有可能翻一番。北京車市最后的瘋狂是多瘋狂?是許許多多的4S店和上牌大廳,出現了比春運高峰還要恐怖的漏夜排隊…… 2. 新政出爐:將讓全球車市傷風感冒? 去年12月23日,北京車市瘋狂的腳步戛然而止。新政規定,今年每月上牌2萬輛,于前一月的26日搖號產生。北京車市就此從沸點跌至冰點。 據最新統計,去年一年北京的汽車銷量達89.1萬輛,增速26%。如果沒有治堵新政的發布,今年北京的增量至少能達到10%,也就是市場需求量將達到100萬輛。新政將全年上牌總量控制在24萬輛,即便考慮到二手車置換的新增量(二手車報廢后符合條件的可保留原牌號,不占用24萬輛指標),總量也不可能達到50萬輛。也就是說,治堵新政至少壓抑了一半以上的消費需求。 北京治堵新政發布后,全球車市立刻引發連鎖反應。大眾、寶馬、奔馳等股價應聲下跌,跌幅在3.9%—5%。此外,國外證券市場與汽車業相關的股票價格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有人這樣比喻,北京一治堵,全球車市立刻打了一個大噴嚏。 3. 市場大考:3成北京4S店面臨關門? 由于大多數消費者還沒等到上牌指標,最近幾日北京4S店門可羅雀。據北京當地媒體報道,不少4S店銷售顧問已紛紛轉行。2011新年伊始,北京車市才剛跨入寒冬。 目前,北京有大小4S店500家,5年前銷量只有目前一半的時候,北京4S店的數量是350家。24萬輛新增上牌指標再加上二手車置換量,即便能達到50萬輛,也僅相當于5年前的銷量,而這已經是很樂觀的算法。也就是說,今年北京車市的銷量滿打滿算要回到5年前,只夠養活350家4S店,這就意味著至少有150家4S店,也就是1/3的4S店面臨關門歇業的窘境。 為了生存,最近北京一些4S店推出了帶牌銷售的新招,據說很受歡迎。但由于車牌資源有限,這種招數終究不能大面積推廣。關門,注定是一些盈利不佳的4S店,在新的一年必須做出的艱難決定。 4. 杭州車主:進京淘車究竟合算與否? 北京車市突然降溫,從熱銷變為滯銷,異地賣車自然成為北京4S店自救的一種方式。 盡管《反壟斷法》支持汽車4S店異地賣車,但很多時候汽車廠家往往是最終決定者。目前尚未有汽車廠家對這一問題明確表態,但幾乎可以肯定,今年北京4S店異地賣車將會得到廠家的默許。一旦如此,消費者進京淘車將成為今年車市的新氣象。 事實上,由于區域價格差異(北京新車價相對偏低),進京淘車的現象在車市中由來已久,只不過這種行為只是極少數。業內人士幫我們算了一筆賬:一輛新車從北京運至杭州,運輸成本為3000-5000元;如果自己乘飛機前往北京,將新車開回杭州的話,機票、住宿費、油費、過路費至少也在3000元以上。也就是說,如果差價低于3000元的話,進京淘車就不劃算了;如果再計算一下途中的風險,差價達不到5000元的話,還是奉勸大家不要貿然行事了。 據了解,一些大排量進口車,北京要比杭州便宜3萬至5萬元。如果要買這樣的車型,去北京買倒是很劃算。20萬元以下的家轎,差價一般只有數千元,要不要進京買車可就要自己掂量掂量了。當然還有一些十分緊俏的車型,比如至今仍一車難求的高爾夫6、Q5和途觀等車型,顯然北京車市的貨源將充裕一些,久候“未遂”的消費者不妨試試看。 根據上牌規定,只要能夠提供車輛合格證和正規發票,進口車的話還需提供進關文件,回到杭州上牌就不存在任何問題。 5. 二手車源:杭州車商會否去北京搶? 治堵新政后,北京二手車市場的銷售壓力并不比新車小。只不過相對而言,二手車原本就是一個全國性的流通市場。尤其是高端二手車,北京對全國市場的影響力不容小覷。 杭州元通二手車4S店店長胡含彬告訴記者:“治堵新政實施后,我們發現北京市場上的二手車價格已經開始下跌。不過與新車相反,北京二手車價格要略高于杭州。目前北京二手車價格開始逐步與杭州接近,但還沒有低于杭州。”他認為北京的二手車價格能不能低于杭州,春節過后就能見分曉。如果差價達到5000元以上的話,他們也將派人去北京收購。 而在杭州汽車城二手車市場,一些經營戶正密切與北京的生意伙伴保持聯系。這幾天已經有經營戶趕往北京打探行情。“價格大跌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不排除一些車商手頭上屯貨過多而一時銷售壓力大增,不得不虧本甩賣。”資深業內人士分析說。 6. 連鎖效應:其他城市會否效仿限購? 北京發布治堵新政后兩周,廣州也緊跟著公布了治堵方案(討論稿),提高停車費、征收擁堵費、禁止外地車輛通行等一一被提及,但總算未涉及上牌總量控制,這讓很多人松了一口氣。此前幾天,杭州市車管部門也向媒體透露,暫時不會進行上牌總量控制。 但這并不意味著其他城市不會效仿。如果提高停車費、征收擁堵費還是不能有效解決城市擁堵問題呢?如果汽車銷量還是不斷激增,那就只剩下限購這個殺手锏了。 寶馬、奔馳等汽車股股價下跌,其實并不是因為北京這一個城市銷量下跌,而是對整個中國市場后市的擔憂。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一個城市限購并不可怕,但是如果有10個城市效仿,那對于車市而言,就很可怕了。當中國成為全球車市最大增長點時,這樣的擔憂并不多余。
也正是出于這樣的考慮,大多數汽車廠家至今都還沒有公布今年的銷售目標。采訪中,大多數的廠家一反常態地回答:看看再說。也許大家都在看,看北京、廣州發布治堵新政之后還有什么。這個時候,觀望是唯一的選擇。來源:今日早報 上一頁 [1] [2] [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