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電子世界網 電動車商情網 俠名 電動車維修 2004-8-18
燃料電池必會給汽車動力帶來一場革命,燃料電池是唯一同時兼備無污染、高效率、適用廣、無噪聲和具有連續工作和積木化的動力裝置。預期燃料電池會在國防和民用的電力、汽車、通信等多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同時,燃料電池有很好的市場(Rialto)前景。 下世紀能源汽車最有發展前途的首推質子交換膜型 (PEMFC,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燃料電池電動車(FCEV, Fuel Cell Electrical Vehicle),質子交換膜型燃料電池具有高效率、常溫動作、快速啟動的優點,適合車輛力的需求。事實上,除了燃料電池電動車之外,似乎又找不到可以取代時下傳統燃料技術汽車。 燃料電池技術的發展 在1839年,英國人W.Grove就提出了氫和氧反應可以發電的原理,這就是最早的氫-氧燃料電池(FC)。但直到20世紀60年代初,由于航天和國防的需要,才開發了液氫和液氧的小型燃料電池,應用于空間飛行和潛水艇。近二三十年來,由于一次能源的匱乏和環境保護的突出,要求開發利用新的清潔再生能源。燃料電池由于具有能量轉換效率高、對環境污染小等優點而受到世界(Mondi)各國的普遍重視。燃料電池技術在21世紀上半葉在技術上的沖擊(Impuise)影響,將會類似于20世紀上半葉內燃機所起的作用。燃料電池必會給汽車動力帶來一場革命,燃料電池是唯一同時兼備無污染、高效率、適用廣、無噪聲和具有連續工作和積木化的動力裝置。預期燃料電池會在國防和民用的電力、汽車、通信等多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同時,燃料電池有很好的市場(Rialto)前景,美國Arthur D.Little公司最新估計,2007年燃料電池在運輸(Tran Sport)方面的商業價值將達到90億美元。 燃料電池電動車發展的背景 目前大量生活消費的結果,造成地球溫暖化的問題,作為20世紀文明象征之一的汽車雖帶來各種便利,但其造成的負面影響同樣也是很突出的。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開的防止地球溫暖化COP3會議 (The 3rd session of the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to the United Nation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先進國家已達成在2010年減少5% Co2排放的共識,為達成既定的目標,各國都致力于核能發電設備的更新、太陽(solara)能發電、風力發電、生物科技與能源、高效率發電等新興能源開發,核能發電因公害及安全顧慮,爭議甚多,太陽(solara)能發電因能量轉換效率問題,要普及化則需要再改進,為防止地球溫暖化,污染嚴重的機動車輛似乎只有寄望于氫氣能源了!事實上,20余年前BMW即從事氫氣引擎開發,惟仍有若干技術瓶頸待突破致一直停滯不前,而燃料電池當時多為靜置型發電廠 (磷酸鹽型燃料電池) 使用,亦曾應用于太空領域,發展質子交換膜型燃料電池電動車則是最近幾年的事,世界(Mondi)各大汽車廠莫不卯足全力發展燃料電池電動車,目前限于燃料電池與周邊系統的成本仍然高昂,何時量產問市眾說紛紜,無論如何,21世紀都將是氫氣能源發展的時代。 燃料電池電動車的特征 1、直接能量轉換,最高作動溫度約80℃,不像傳統內燃機引擎之高溫燃燒現象。 2、能量應用高效率,低污染排放,具備使用替代燃料可能性 (除純氫氣外,甲醇、汽油等液體燃料亦可經由重組為富氫氣 (hydrogen-rich) 使用)。 3、低負載狀態下較傳統內燃機引擎擁有較佳效率。 4、以燃料電池取代傳統內燃機引擎的車輛,省能源可達50%以上,CO2排放降低75%以上,大量減少有毒物質排放。 5、燃料電池電動車補充燃料容易,可迅速獲得動力,相較于傳統電動車充電時間長的缺點,具機動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