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俠名 汽車構造維修 2016年06月08
一輛行駛里程超21萬km,搭載L13發動機和CVT變速器的2004年本田飛度轎車。用戶反映:該車事故修復后,換擋桿鎖止電磁閥不工作,換擋桿被鎖在P擋無法移動。經維修后,換擋桿可以正常移動,但變速器不升擋。
檢查分析:維修人員檢測發動機和變速器控制單元,未發現故障碼。試車發現點火開關關閉后,踩下制動踏板,在換擋桿位置仍能聽到換擋桿鎖止電磁閥發出的“噠、噠”聲,這明顯是非正常現象。帶著疑問,拆開中央雜物箱,看到一條連接制動開關與換擋桿鎖止電磁閥的導線。拆除這條導線后,換擋桿被鎖止,無法移動。即使人為強行將換擋桿鎖止電磁閥打開拉動換擋桿后,車輛行駛時也不能升擋。至此,初步的故障檢測工作完成,進入故障分析與排除的階段。
首先分析換擋桿鎖止電磁閥的工作原理,此電磁閥為換擋連鎖系統中的一個重要部件,其主要功能是控制換擋桿鎖止機構,使換擋桿只有在滿足工作條件的前提下才能移動。換擋桿鎖止電磁閥的工作,必須滿足以下條件:點火開關打開、節氣門開度小于1.5%、制動踏板被踩下、換擋桿處于P擋。只要其中任何一個條件不滿足,鎖止電磁閥就不動作。
分析清楚工作原理之后,維修思路就變得異常清晰了,維修也就非常簡單了,只需要逐一排查就可以找到故障點。接上故障診斷儀,進入變速器控制單元,隨著制動踏板被踩下,看到制動踏板狀態由“關”變為“開”,屬于正常。擋位信號處于P擋,也屬于正常。然后,進入發動機控制單元,查看發動機數據流,發現節氣門處于全關狀態時,節氣門位置傳感器數據顯示的開度為12.5%,明顯過大。懷疑節氣門位置傳感器安裝位置不當,于是將節氣門位置傳感器調到極限位置,同時觀察發動機數據流中的節氣門開度,發現最小也只能夠調到5%.測量節氣門位置傳感器電源電壓為5V,搭鐵正常,因此判斷為節氣門位置傳感器損壞。
故障排除:更換節氣門位置傳感器,在觀察節氣門開度數據流的同時,細心調整節氣門位置傳感器的安裝位置,在節氣門開度在0.5%時,固定傳感器。裝復節氣門體,啟動發動機。水溫正常后,調整怠速電機的位置,將怠速調整到800 r/min。試車發現,換擋桿在踩下制動踏板后可以自由移動,車輛在行駛中變速器可以升擋,數據流也無任何異常之處,維修工作到此全部完成。
回顧總結:回顧此次維修過程,故障原因十分簡單:節氣門位置傳感器損壞,發動機控制單元在節氣門全關時收到非怠速的節氣門狀態,誤以為加速踏板被踩下,出于安全考慮,禁止了換擋桿的操作,防止車輛沖出導致事故。由于節氣門信號處于0~5V的正常范圍內,所以,發動機控制單元沒有存儲與節氣門位置傳感器相關的故障代碼。同時,由于節氣門位置傳感器輸出電壓過高,意味著節氣門開度過大,變速器換擋點也隨之被嚴重延遲。由此可見,在汽車維修過程中,僅僅依靠讀故障碼來確定故障點,已經有嚴重的局限性,惟有熟悉系統工作原理,善用數據分析,方能準確找到故障的根源。
|
|
|